本文目录:
湖南会馆的历史
湖南会馆,这座历史建筑起源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最初是为那些在京应试的湖南籍举子、京官以及候选人员提供住宿的场所。到了民国时期,它成为了湖南籍革命志士活动的中心。这座会馆共有66间房屋,其布局独特,中部呈现出典型的四合院风格,西部则包括文昌阁、辉照堂和戏楼等设施。
在清朝时期,湖南和湖北都曾属于湖广省。然而,随着清雍正年间的行政区划调整,湖广省被废除,分别设立了湖北省和湖南省。在这一变革之前,湖南并没有专属的会馆。直到嘉庆十二年,由相国刘云房和少宰李小松共同创建了湖广会馆,位于虎坊桥。这是湖南会馆的早期历史。
湖南会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尤其是在清代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明代学者刘侗在其著作《帝京景物略》中提及,会馆在当时的首都中崭露头角,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一记载表明会馆的兴起始于嘉靖和隆庆年间(公元1522年至1572年),这为历史记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会馆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隆间。”会馆始于嘉靖、隆庆年间(1522至1572年)算是一个佐证。据统计,建得最早的是明永乐时期的江西南昌会馆;建得最晚的为1936年兴建的湖北大冶会馆。湖南会馆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
湖南会馆: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为当时的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会馆结构独特,造型奇巧,雕饰丰富,有“湖南会馆枝花”之美称。它至今保存完整,是恭城四大会馆中唯一留存的一座。恭城瑶族博物馆:位于恭城瑶族盘王阁内,总面积2600多平方米。
湖南会馆建筑布局
1、现存的建筑包括:东房10间,采用五檩进深设计,其中一室作为广亮式大门;主院正房5间,进深五檩加前廊,附有东耳房2间;东、西厢房各2间,五檩前出廊;南侧连接东配房3间和西配房5间,均为五檩进深,且设有倒坐房5间,进深五檩加前廊。所有房屋均采用合瓦硬山顶,过垅脊的设计。
2、进入南横西街东口,顺着第二条胡同向北行进,便会来到烂漫胡同。胡同北端,矗立着一处引人注目的建筑——湖南会馆,其昔日的风貌依然可见。尽管南横西街因道路扩建已面目全非,但烂漫胡同经过修缮保护,显得宁静整洁。胡同两侧,昔日的高宅大院依稀可见,仿佛还能感受到它们昔日的辉煌。
3、”整个会馆布局严谨,红墙黄瓦,泛翠流金,飞檐挽天,蔚为壮观。大殿装修华丽,壁画花饰繁多,前后风檐镂雕细致,檐墙彩绘构画新颖。馆内戏台矗立,呈凸字形,105平方米,青石垒砌台基,台底浅埋水缸36口,以增强音响效果。看台能容纳1000余人。
4、会馆内部布局严谨,中轴线对称,主要建筑包括门楼、戏台、正厅等。门楼高大雄伟,雕刻精美,彰显出湖南会馆的庄重与气派。戏台是湖南会馆的一大特色,精美的木雕和细腻的彩绘展现了湖南传统艺术的魅力。正厅则是会馆的核心,用于举办各种活动和会议。
5、恭城古建筑群:位于广西省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拱辰街、太和街。建筑群包括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等四座院落式布局的明清建筑。平安乡大岭山桃园:位于恭城西岭乡大岭山屯,是当地政府充分利用3月桃花绽放的契机,开展的生态旅游观光项目。
湖南会馆地址在哪里?
湖南会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南通东路南河下68号附近,靠近何园。湖南会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湖南籍人士在扬州的聚集地,更是扬州与湖南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传统江南建筑的韵味,同时也融入了湖南的建筑特色,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
黄田湖南会馆的地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东胜街6号,具体在黄田镇黄田圩南侧。黄田湖南会馆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建于清代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它占地1500平方米,采用砖木斗拱硬山顶结构,坐北朝南。
湖南会馆最初的馆址,设在县禹皇宫里(即抗战前的黉宫小学,今南中西半部),会馆建于清光绪初年。咸丰年间,清朝湘军守将陈大富,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围困城中达一年半之久,突围后,很多军官士卒解甲归田,定居于南陵城乡。不少殷实富户,乘兵燹之年,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纷纷贱价购置田庄。
湖南会馆会馆由来
1、在清朝时期,湖南和湖北都曾属于湖广省。然而,随着清雍正年间的行政区划调整,湖广省被废除,分别设立了湖北省和湖南省。在这一变革之前,湖南并没有专属的会馆。直到嘉庆十二年,由相国刘云房和少宰李小松共同创建了湖广会馆,位于虎坊桥。这是湖南会馆的早期历史。
2、清代湘、鄂两地隶属湖广省,清雍正年间取消湖广省,设立湖北、湖南省。嘉庆十二年相国刘云房、少宰李小松建立湖广会馆,地址在虎坊桥。清雍正始分行省前,湖南尚无专馆。光绪十三年(1887),谭嗣同之父谭继恂等湖南籍进土在烂漫胡同集资修建湖南会馆。
3、彭玉麟题金陵湖南会馆联云: 栋梁萃杞梓楩楠,带来衡岳春云,荫留吴地; 支派溯沅湘资澧,分得洞庭秋月,照澈秦淮。 前人评曰:以甲事衬出乙事,而自抬高身价是也。 王志初有挽组武女校某学生联云: 道韫由来多才,偶尔小吟哦,弟虎兄龙推独步; 颜渊不幸短命,倏焉大解脱,澧兰沅芷陨孤芳。
4、汀州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汀江流域的水路交通,有州府治所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故而成为客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各地纷纷在汀州建会馆,如历史上曾有广东会馆、湖南会馆、杭永会馆、江西会馆、龙岩会馆等,汀州八县的生员到汀州考秀才,汀州仁人志士荟萃,商贾工匠云集。由于这些历史原因,汀州自然成为客家首府。
湖南会馆会馆简介
湖南会馆,这座历史建筑起源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最初是为那些在京应试的湖南籍举子、京官以及候选人员提供住宿的场所。到了民国时期,它成为了湖南籍革命志士活动的中心。这座会馆共有66间房屋,其布局独特,中部呈现出典型的四合院风格,西部则包括文昌阁、辉照堂和戏楼等设施。
湖南会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尤其是在清代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明代学者刘侗在其著作《帝京景物略》中提及,会馆在当时的首都中崭露头角,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一记载表明会馆的兴起始于嘉靖和隆庆年间(公元1522年至1572年),这为历史记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湖南会馆就在周渭祠的隔壁,它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当时的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占地面积为1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由门楼、戏台、正殿两边厢房组成。
恭城,位于桂林市东南部,距离桂林市中心约108公里。在这个县里,四大古建筑群:文庙、武庙、周王庙、湖南会馆,如同四幅历史的画卷,展现出“文”、“武”、“官”、“商”、“情”的独特魅力。
烂缦胡同,北京城南菜市口的一条大胡同,南北走向,北接菜市口大街,南端连接南横街。胡同内分布着多家会馆,从北向南依次为“湖南会馆”、“汉中会馆”、“湘江会馆”、“东莞会馆”、“常熟会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湘江会馆”。
湖南会馆位于哪里
1、湖南会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南通东路南河下68号附近,靠近何园。湖南会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湖南籍人士在扬州的聚集地,更是扬州与湖南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传统江南建筑的韵味,同时也融入了湖南的建筑特色,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
2、湖南会馆位于恭城县城的太和街,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当时水路商务繁华时期由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占地面积为l84平方米。由门楼、戏台、正殿、两边厢房组成。会馆的大门有石刻对联一幅:“客馆可停骖七溪三湘允矣同联梓里,仙部堪得地千秋,百世遐哉共镇茶城。
3、湖南会馆为湖南学子进京赶学安歇之处,民国后逐渐成为湖南同乡、学子赴京求学或谋生的旅居之所。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位于在宣武区烂缦胡同101号。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4、在清朝时期,湖南和湖北都曾属于湖广省。然而,随着清雍正年间的行政区划调整,湖广省被废除,分别设立了湖北省和湖南省。在这一变革之前,湖南并没有专属的会馆。直到嘉庆十二年,由相国刘云房和少宰李小松共同创建了湖广会馆,位于虎坊桥。这是湖南会馆的早期历史。
5、光绪十三年(1887年),他们在菜市口朝南的烂漫胡同购置新馆,即著名的湖南会馆。旁边,清代重臣曾国藩创建的湘乡会馆占据了一座六层院落,与湖南会馆相邻。据《北京湖南会馆》记载,湖南会馆内设戏台、文昌阁楼、东厅署、望衡堂、西厅和中庭,皆宽敞明亮,是聚会和活动的场所。
6、黄田湖南会馆的地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东胜街6号,具体在黄田镇黄田圩南侧。黄田湖南会馆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建于清代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它占地1500平方米,采用砖木斗拱硬山顶结构,坐北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