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凝和庙凝和庙主要建筑

凝和庙的建筑群十分壮观,其主要的建筑包括钟鼓楼和四层大殿。山门前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琉璃砖大影壁,顶部覆盖着琉璃瓦,长度达到29米,厚度0.95米,坐落在坚固的石须弥座上。

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及4层大殿。山门前有琉璃砖大影壁,上覆琉璃瓦顶,长29米,厚0.95米,建在石须弥座上。山门三间,面阔18米,进深6米,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筒瓦绿剪边,外檐单昂三踩斗拱,平升科四攒,山面六攒,旋子彩画,彻上明造,五架梁,内檐单翘斗拱。

清雍正八年,即公元1730年,这座庙宇在皇家的敕令下被精心建造,其主要祭祀对象是云神。庙名“凝和”源于云雾能凝聚成水的特性,寓意着吉祥和丰沛。在庙宇的建筑上,雍正帝亲笔题写有“兴泽昭彩”四字,表达了对云神的敬仰和对自然恩赐的赞美。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小学简介

1、北京市东城区的北池子小学,坐落在历史悠久的凝和庙,这座庙宇源于清雍正八年(1730),是为祭祀云神而建,现已被列入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校园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自那时起,庙宇便化身为学校,承载着74年的教育历程。

2、北京市东城区的北池子小学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备受瞩目。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勇于创新,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3、北京市东城区的北池子小学,其校长陈玉霞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中,深入反思并革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她提出的新学生观,以三个核心观点为基础,旨在全面塑造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首先,陈玉霞校长坚持主体观,坚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占据主导地位。

4、凝和庙位于北池子大街46号,雍正八年(1730)敕建,祭祀云神,俗称云神庙。民国年间时作为学校,现为北池子小学,1984年被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庙街门西向,殿宇则坐北朝南,原有建筑有影壁、钟鼓楼、及四层大殿等,现存大殿及后殿等。

5、计划将在2020年实现小学、初中全面优质品牌化,优质学位比例达到100%、区域优质教育品牌资源的全覆盖,区域教育资源优质率达到100%。

6、教育:东城区卫生局、东城区锡拉胡、东华门幼儿园、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中央音乐学院、灯市口小学北池子小学小区。

北京旅游景点:凝和庙

北池子小学的凝和庙,是雍正八年按宣仁庙制所敕建云神之庙。按故宫外八庙之说,凝和庙即其一。凝和庙其名亦显见,即取云凝而水之意所得。庙主祀云神,殿宇四进,诸殿宇之间,有一条微型神道,宽窄不及一米,实为神道中之精巧者也。庙貌庄严,亦玲珑可爱,为我所甚爱之京师庙宇建筑。

在北京还有“五坛八庙”的说法,分别为天坛、日坛、地坛、月坛、先农坛合称“五坛”,与历代帝王庙、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火神庙、堂子、寿皇殿(景山公园)、昭显庙、凝和庙、宣仁庙共八庙。

年9月经过六个月的修缮,曾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变为暗沟的菖蒲河也以焕然一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北京的一个新景点。2003年曾变为民宅,沉寂多年的普度寺也被修缮一新,向世人开放。宣仁庙和凝和庙的修缮工作也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2003年初,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了《北京皇城保护规划》。

外八庙是哪八个

1、北京故宫外八庙,环绕在故宫周围的八座皇家庙宇,它们分别是宣仁庙、凝和庙、普渡寺、真武庙、昭显庙、万寿兴隆寺、静默寺和福佑寺。这些庙宇与故宫共同构成了京城的重要文化遗产。尽管普渡寺正在修复中,福佑寺也于1987年进行了修缮,但其余六座庙宇仍保持着未经修缮的状态。

2、承德的外八庙指的是一组规模较大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共有八个庙宇,位于承德市区以北的山区。这八个庙宇依次为普陀宗乘之庙、藏经楼、双塔寺、大佛寺、圆明园、灵泉寺、承德避暑山庄和青龙寺。其中,圆明园是清朝皇帝乾隆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外八庙中最著名的一个,现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外八庙就是环绕在故宫周围的八座皇家庙宇啦,它们分别是:宣仁庙凝和庙普渡寺真武庙昭显庙万寿兴隆寺静默寺福佑寺这些庙宇可都是很有历史底蕴的呢,就像守护在故宫周边的老朋友一样。不过可惜的是,有些庙宇因为各种原因没能保持原来的样子,希望以后它们都能得到好好的保护和修缮。